
 
李 健 Li Jian
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
中央财经大学 我系
邮政编码:100081
电话:(86-10)62288103
电子邮件:lj@cufe.edu.cn
教育背景
◆ 1979.9—1983.7:中央财经大学我系金融专业本科生,获经济学学士学位;
◆ 1983.9—1985.1: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课;
◆ 1984.9—1985.7:北京大学经济系进修西方经济学;
◆ 1994.9—1997.7:西安交通大学经济yl6809永利官网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,获经济学博士位。
工作经历
◆ 1970.9-1975.6: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直属营战士、班长
◆ 1975.6-1979.8:浙江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医务人员
◆ 1983.7-1987.8:中央财经大学我系助教(其中:1985.8—1986.8 借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咨询研究员)
◆ 1987.9-1990.8:中央财经大学我系讲师
◆ 1990.9-1998.10:中央财经大学我系副教授(其中1994.9-1997.11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)
◆ 1995.9—2013.9:yl6809永利官网金融学系主任
◆ 1998.11——:yl6809永利官网教授
◆ 2001.4——: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流动站导师
讲授课程
◆ 本科:《金融学》、《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》等;
◆ 硕士研究生:《金融学Ⅱ》、《金融理论与政策》、《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比较研究》等。
◆ 博士研究生:《中外金融理论源流研究》、《高级金融学》等。
研究领域
◆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、金融风险管理、金融创新与监管、金融结构与发展、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等。
担(兼)任职务
◆ yl6809永利官网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流动站导师
◆ 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(2006-2012)
◆ 教育部金融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(2013-2017)
◆ 中国金融学会理事(2005.3-)
◆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(2007.7-2017.6)
◆ 国家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
荣誉和奖励 
◆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(2004年)
◆ 全国首届百位“国家教学名师奖”获得者(2003年)。
◆ 全国首批国家精品课程《货币银行学》主持人(2003)
◆ 全国首批国家网络精品课程《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》主持人(2007)
◆ 首批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(2007)
◆ 首批国家资源共享课《金融学》主持人(2013)
◆ 首批国家级MOOC课程《金融学》主持人(2014)
◆ 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《金融学》主持人(2017)
◆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《金融学》主持人(2020)
◆ 北京市首批精品课程《货币银行学》主持人(2003)
◆ “北京市教学名师奖”(2003)
◆ “北京市优秀教师”称号 (2006)
◆ “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主讲教师”(教育部电教司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,1999)
◆ “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”(1993)
◆ “金融学杰出教师奖”(2015)
◆  中国大学MOOC 2015年度优秀教师
◆  中国大学MOOC 2016年度杰出贡献奖
◆  中国大学MOOC 2016年度优秀教师
◆ 中国大学MOOC 2017年度杰出贡献奖
◆ 2018年获得“首都劳动奖章”
◆ 专著:《金融创新与发展》(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1月),于2000年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◆ 主编的专著《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》,2006年获得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◆ 论文:《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与发展战略刍议》(《财贸经济》1995第7期),1998年获得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◆ 论文:《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手段的效果分析与改革对策》(《财贸经济》1996第9期),于1998年获得中国金融学会第四届优秀论文三等奖。
◆ 论文:《中国货币运行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》获得中国金融学会第九届优秀论文一等奖(2011.12)。
◆ 论文:“差异性金融结构“互嵌”式“耦合”效应——基于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的实证”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(2014.11)(合作者:范祚军、谢巧燕)
◆ 著作:《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》(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),1992年获得全国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“全国优秀奖”;财政部第二届财政系统大、中专优秀教材荣誉奖;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首届院校“金晨”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。
◆ 主编的教材《货币银行学》(世界经济出版社2000),获得中央党校“优秀音像教材奖”。
◆ 主编的教材《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》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。
◆ 主编的教材《货币银行学》(世界经济出版社2003),2005年被评为“北京市精品教材”。
◆ 主编的教材《金融学》获得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(2015)。
◆ 主编的教材《金融学》获得图书金羊奖(2019)。
◆ 主编的《金融学》课件获评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(重点)(2019)
◆ 主编的《金融学》教材获评北京高校重点优质本科教材(2020)。
◆ 主持的教改项目“《货币银行学》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”获得2005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◆ 主持的教改项目“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”获得2009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◆ 参与的教改项目“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”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(排名第三)。
◆ 主持的“中国特色《金融学》课程建设与开放共享教学实践”2021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
◆ 主持的“中国特色《金融学》课程建设与开放共享教学实践”获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
完成与承担课题 
◆ 1995年主持完成中国金融学会课题《中国的改革、增长与商业银行问题》;
◆ 2003年主持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加入WTO对首都金融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”;
◆ 2004年主持完成教育部规划项目“中国金融结构的理论与对策研究”。
◆ 2004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宏观管理研究”课题。
◆ 2005年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子课题“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货币供求与均衡问题研究”。
◆ 2007年主持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课题“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”研究
◆ 2009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“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”子课题“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与金融结构变迁实践问题研究”
◆ 2010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研究”
◆ 2011年主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“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监管研究”
◆ 2012年主持国家开发银行委托的横向课题“中国银行业境外发展战略研究”。
◆ 2012年主持天津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课题:“科技金融:理论演进与滨海实践”
◆ 2014年主持中央财经大学重大科研课题培育项目(基础理论类):“金融发展中的结构变迁研究”
◆ 2015年主持“中国—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¬”: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中国—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研究
◆ 2016年主持“中国—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¬”:东盟十国金融数据库建设研究
◆ 2020年牵头起草制定国家级金融行业标准《金融从业规范 风险管理》(JR/T 0238.1—2021),2021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
◆ 2022年牵头起草制定国家级金融行业标准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术语》(GB/T 42339-2023)和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框架》(GB/T 42422-2023),2023年3月1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(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)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3年第1号文批准发布和实施
  
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
 
  
   | 题 目 | 报 刊 名 称 | 发表日期 | 署名次序 | 
  
   | 对信贷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| 浙江金融研究 | 1983年第6期 | 与刘文英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货币必要量决定因素之分析 | 金融研究 | 1986年第3期 | 与王广谦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关于实行金融体制改革,扩大金融企业自主权的调查报告 |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 | 1986年第31号 | 与杨培新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| 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 | 1986年第6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储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| 经济与管理研究 | 1986年第6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发展金融市场,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| 北京日报 | 1988年1月25日 | 个人 | 
  
   | 稳定物价是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| 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 | 1988年第1期 | 与王广谦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著名的英国金融家——凯恩斯 | 金融时报 | 1988年3月2日 | 个人 | 
  
   | 发展金融市场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步骤 | 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 | 1988年增刊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深化与金融市场 | 金融管理与研究 | 1988年第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对西方经济学说中预期理论的比较研究 | 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 | 1989年增刊 | 个人 | 
  
   |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质量问题探讨 | 《金融科学》 | 1991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对我国企业资金融通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2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提高我国货币化程度的思考 | 《财贸经济》 | 1994年第3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香港金融业考察报告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4年第3期 | 与刘光第等人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发展商业票据市场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 | 《金融时报》 | 1995年2月27日 | 个人 | 
  
   | 试论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之必要性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5年第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市场金融运作与金融监管 | 《宏观经济管理》 | 1995年第3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实属必要 | 《华南经济新闻》(香港) | 1995年4月26日 | 个人 | 
  
   | 商业银行将要“循规蹈矩” | 《中国改革报》 | 1995年5月30日 | 个人 | 
  
   | 论世界金融业强化与统一化监管趋势及我国对策 | 《金融研究》 | 1995年第5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对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几点看法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5年第6期 | 与刘光第合写,第2署名  | 
  
   | 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与发展趋势刍议 | 《财贸经济》 | 1995年第7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国债价格与收益形成机制的国际比较 | 《经济研究参考》 | 1995年第15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监管如何与传统管理相衔接 | 《中国改革报》 | 1995年10月20日 | 个人 | 
  
   | 论当代两种经济学思潮的起伏与两大经济学阵营的交替主导 | 《金融教学与研究》 | 1995年第6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的金融改革(China Banking on Reform ) | 《2000年中国金融展望》China Monitor Plodding into 2000(用英文发表)里昂证券公司,MITA    | 1996年1月 | 与王广谦合写,第2署名 | 
  
   | 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 | 《金融科学》 | 1996年第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转换时期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若干相关问题讨论 | 《金融研究》 | 1996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创新及效果分析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6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我国金融创新的供求分析与商业银行的对策 | 《新金融》 | 1996年第4 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一般影响 | 《当代财经科学》 | 1996年第5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| 《金融时报》 | 1996年6月23日 | 个人 | 
  
   |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——国家“八五”重点课题主报告 | 《中央财政yl6809永利官网学报》 | 1996年第6、7期 | 刘光第主持课题研究,本人执笔 | 
  
   | 法国的财政与金融运行现状 | 《经济研究参考》 | 1996年第146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货币政策改革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(Monetary Policy Reform and Foreign Bank Development in China) | 《经济中的商业与政府活动─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》(英文发表)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| 1996年7月 | 与吴晓棠合作,第2署名 | 
  
   |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手段的效果分析与改革对策 | 《财贸经济》 | 1996年第9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我国货币政策及其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| 《经济研究参考》 | 1996年第136期 | 刘光第主持课题研究,本人执笔 | 
  
   | 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的思路 | 《光明日报》 | 1996年12月28日 | 个人 | 
  
   | 货币政策应从“权变性”转向“规则性” | 《中国改革报》 | 1997年4月10日 | 个人 | 
  
   | 积极利用香港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| 《中国市场经济报》 | 1997年7月11日 | 个人 | 
  
   |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| 《金融科学》 | 1997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中国金融创新的目标、原则与途径 | 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》 | 1998年第6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金融发展的推动力问题研究 | 《金融研究》 | 1998年第7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对当代金融市场中泡沫膨胀和金融寻租问题的思考 |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| 1999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改善收入分配结构:以财政政策为主提高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| 金融研究 | 1999年第7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防范 | 国际金融研究 | 2000年第2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银行业面临资源重组 | 中国市场经济报 | 2001.9.24 | 记者采访 | 
  
   | 尽快建立企业债券市场 | 人民日报(海外版) | 2001年12月8日 | 记者采访 | 
  
   | 目前是债务融资的最佳时机 | 经济日报 | 2001年12月8日 | 专访 | 
  
   | 重建社会信用重在基础 | 经济日报 | 2002年2月22日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稳定性问题研究 |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| 2002年第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加强社会信用的基础建设 | 财贸经济 | 2002年第5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对我国金融学科发展中若干问题的看法 | 《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》 | 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2.9 | 个人 | 
  
   | 首都金融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| 金融研究 | 2003年7期 | 第1作者 | 
  
   | 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制约 | 财贸经济 | 2003年8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理论思考 | 《中央财经大学学报》 | 2003年第9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名师的标准,执教的范式 | 中国大学教育 | 2003年9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研究 | 中国大学教学 | 2004.2 | 教研室,执笔 | 
  
   | 次级债发行:推进银行业市场化的契机 | 金融时报 | 2004年7月14日 | 个人 | 
  
   | Structural Restri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’s Financial Industry | China & World Economy | 2004年第3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功能与不良资产的双重原因 | 财贸经济 | 2005年第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功能与不良资产的双重原因 |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| 2005年第2期 | 个人 | 
  
   |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双重功能与不良资产的双重原因 |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| 2005年4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结构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研究 | 金融研究 | 2005年4期 | 第1作者 | 
  
   | 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若干思考 | 西安金融 | 2005年9期 | 第1作者 | 
  
   | 《货币银行学》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| 中国大学教学 | 2005年8期 | 个人 | 
  
   | 关于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目录调整的原则与设想 | 中国大学教学 | 2006年1期 | 第1作者 | 
  
   | 中国金融业发展中的结构协调问题分析 | 《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(4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| 2006年3月 | 个人 | 
  
   |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宏观管理问题研究 | 《路线及关键:论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》,经济科学出版社 | 2006年3月 | 个人 | 
  
   | 结构变化:“中国货币之谜”的一种新解 | 金融研究 | 2007年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货币运行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| 财贸经济 | 2007年1期 | 个人 | 
  
   | 中国货币运行的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|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| 2007年5期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与客观要求 | 林继肯主编:《中国金融学教育与金融学科发展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5月版 | 2007年5月 | 个人 | 
  
   | Monetary Policy Need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| China Economist | 2007.1 | 个人 | 
  
   | 渐进改革视野下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机制的关联 | 改革 | 2008.4 | 个人 | 
  
   | 渐进改革视野下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机制的关联 |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-经济体制 | 2008.5 | 个人 | 
  
   | 渐进改革视野下金融体制与货币运行机制的关联 |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-金融保险 | 2008.9 | 个人 | 
  
   | 教学团队建设中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| 中国高等教育 | 2009.1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奋力开拓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之路 | 中国金融 | 2011.5 | 个人 | 
  
   | 推动房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研究——基于美国、日本、中国泡沫积聚时期的实证比较分析 | 金融研究 | 2011.6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结构互动:粤鄂桂三省(区)例证 | 改革 | 2012.6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关于发行优先股补充银行资本的建议 | 教育部《专家建议》 | 2012.12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差异性金融结构“互嵌”式“耦合”效应——基于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的实证 | 经济研究 | 2012.12.18 | 个人 | 
  
   | 差异性金融结构“互嵌”式“耦合”效应——基于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合作的实证 |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《世界经济导刊》 | 2013.3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“金融学”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理念与设计 | 中国大学教学 | 2013.9 | 个人 | 
  
   | 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平台模式发展 |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| 2015.5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学习型社会、教育信息化和开放性课程建设 | 中国金融教育论坛文集 | 2016.8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货币的资产化和非实体化比率对不同价格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| 财贸经济 | 2016.8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货币的资产化和非实体化比率对不同价格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|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F62《金融与保险》 | 2016.11 | 全文转载 | 
  
   | 中国金融创新结构的指数度量与影响因素 | 金融论坛 | 2017.4 | 第一作者 | 
 
 
学术著作
 
 
  
   | 名 称 | 出 版 社 | 出版时间 | 署名次序 | 
  
   | 1、专著: | 
 | 
 | 
 | 
  
   |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|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| 1989年9月 | 个人 | 
  
   | 金融创新与发展 | 中国经济出版社 | 1998年1月 | 个人 | 
  
   | 防范资产型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新框架 | 中国金融出版社 | 2014年1月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科技金融:理论进展与滨海金谷的构建 | 中国金融出版社 | 2014年11月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东盟十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特征 |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 2017年5月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《中国金融改革中的货币供求与机制转换》 | 中国金融出版社 | 2008.4 | 第一作者 | 
  
   | 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:宏观视角分析》 | 经济科学出版社 | 2004年6月 | 主编 | 
  
   | 《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》 |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| 2004年12月 | 主编 | 
  
   | 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首都金融业发展》 | 中国金融出版社 | 2003年6月 | 主编 | 
  
   | 《改革·增长·商业银行》 | 中国金融出版社(中国金融学会项目专著) | 1995年11月 | 第三主编 | 
 
 
教材与工具书 
 
  
   | 名 称 | 出 版 社 | 发表时间 | 署名次序 | 
  
   | 1.主编与合作 | 
 | 
 | 
 | 
  
   |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1990年10月 | 与王广谦合著,第2署名 | 
  
   |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学习指导书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1990年10月 | 主编 | 
  
   | 商业银行学 |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| 1998年9月 | 主编 | 
  
   | 财政金融教程 | 华艺出版社 | 1993年10月 | 与李俊生等合著,第2署名 | 
  
   | 货币银行学 | 中国金融出版社 | 1997年9月初版,99年修订版(姚遂、李健) | 与姚遂2人主编,第2署名 | 
  
   | 货币银行学学习手册 | 中国计划出版社 | 1999年3月 | 主编 | 
  
   | 货币银行学 | 当代世界出版社 | 2000年5月 | 主编 | 
  
   | 金融学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2003年12月 | 主编 | 
  
   | 金融学(第二版)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2007年2月 | 主编 | 
  
   | 金融学学习辅导手册 | 中国计划出版社 | 2004年5月 | 主编 | 
  
   |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2001年8月 | 个人编著 | 
  
   |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06年2月 | 个人编著 | 
  
   | 金融学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10年5月 | 主编 | 
  
   | 金融学(第二版)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14年4月 | 主编 | 
  
   | 金融学精编第3版 |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| 2015年9月 | 主编 | 
  
   | 《金融学》精要版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16年11月 | 
 | 
  
   | 金融学(第三版)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18年11月 | 
 | 
  
   | 金融学精编第4版 |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| 2020年7月 | 
 | 
  
   | 《金融学》精要版第二版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21年7月 | 
 | 
  
   |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|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| 2022年1月 | 
 | 
  
   | 金融学(第四版) | 高等教育出版社 | 2022年9月 | 
 |